每周本草:梨
梨,为蔷薇科梨属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的果实。
一、性味归经
味甘、微酸,性凉;归肺、胃经
二、功能
润燥,生津,清热,化痰。
三、主治
肺燥咳嗽,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痰热惊狂,噎膈,目赤胬肉,烫火伤。
四、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生食,1-2枚;或捣汁;或蒸服,或熬膏。外用:捣敷或捣汁点眼。
五、注意事项
脾虚便溏、肺寒咳嗽及产妇慎服。
1、《别录》:“多食令人寒中,金疮、乳妇尤不可食。”
2、《本草经疏》:“肺寒咳嗽,脾家泄泻,腹痛冷积,寒痰痰饮,妇人产后,小儿痘后,胃冷呕吐,及西北真中风证,法咸忌之。”
六、相关论述
1、《千金方》:“除客热气,止心烦。”
2、《新修本草》:“削贴汤火疮,不烂,止痛,易差。又主热嗽,止渴。”
3、《开宝本草》:“主中风不语,又疗伤寒热发,解石热气,惊邪,嗽,消渴,利小便。”
4、《本草图经》:“咳嗽,热风,痰实,药多用之。治卒患赤目、肾肉、坐卧痛,疗心热,解烦躁。”
5、宁源《食鉴本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
6、《本草求原》:“治消中善饥,郁火成劳,咳嗽吐血,小儿疳热及风热昏躁,中风痰热,血液衰少,渐成噎膈,急惊风,热痰壅。”
7、《随息居饮食谱》:“清胃,涤热息风,化痰已嗽,养阴濡燥,散结通肠,消痈疽,解烟煤、炙羹、高梁、麦蘖诸毒,治温暑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