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本草:川贝母
川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鳞茎。
一、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
二、功能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三、主治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本品性寒味微苦,能清泄肺热化痰,又味甘质润能润肺止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
2、瘰疬,乳痈,肺痈:本品能清化郁热,化痰散结。
3、西医诊为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急慢性咽炎等属于热痰、燥痰及肺阴虚者,淋巴结核、急性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等属于痰火郁结者。
四、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3-10g;研末服1-2g。
五、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忌与乌头配伍。
2、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与降血压药,阿托品等M胆碱受体阻滞药联用时不宜用量过大。
(2)不宜与碘离子制剂,酶制剂,重金属制剂(如硫酸亚铁、硫酸镁、氢氧化铝等)联用。
(3)不宜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较强的西药联用。
(4)不宜与阿托品、氨茶碱、地高辛联用。
(5)不宜与咖啡因、苯丙胺联用。
六、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慎服。反乌头。
七、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2、《本草汇言》:“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
八、临床应用
1、治肺阴虚劳嗽,久咳有痰者,常配沙参、麦冬等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2、治肺热、肺燥咳嗽,常配知母以清肺润燥,化痰止咳,如二母散(《急救仙方》)。
3、治痰火郁结之瘰疬,常配玄参、牡蛎等,如消瘰丸(《医学心悟》)。
4、治热毒壅结之乳痈、肺痈,常配蒲公英、鱼腥草等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九、相关配伍
1、川贝母配北沙参:川贝母甘寒质润,尤善润肺止咳,兼能清肺化痰;北沙参甘润苦寒,长于补肺阴,清肺热。两药伍用,共奏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
2、川贝母配知母:川贝母甘寒质润,尤善润肺止咳,兼能清肺化痰;知母苦甘性寒质润,长于泻肺热、润肺燥。两药伍用,相得益彰,增强清肺润燥之力。适用于肺热燥咳、咯痰黏稠者。
3、川贝母配枇杷叶:川贝母甘寒质润,尤善润肺止咳,兼能清肺化痰;枇杷叶苦寒性降,长于清肺止咳。两药伍用,共奏润肺化痰止咳之功。适用于内伤久咳及燥咳、热痰之证。
4、川贝母配杏仁:川贝母甘寒质润,尤善润肺止咳,兼能清肺化痰;杏仁味苦降泄能肃降肺气而止咳平喘。两药伍用,一润一降,有止咳化痰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燥咳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