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养生:常怀坦荡之胸
精神养生,需保持胸怀坦荡,不做损人利己之事,不贪不义之财。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自然心安理得,心神安宁,没有忧愁,生活在舒心如意的气氛中,其乐融融。如此则人之精神内环境常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清代程文囿在《医述·医学溯源》中分析道:“胸襟坦荡,宁静淡泊,正如春气之和融,必能气血畅达,阴阳和调,自可益寿延年。”说明胸怀坦荡之人因心中无所贪恋执着,即便遇到重大变故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可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孔子云:“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君子与小人,由于品德的分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气质,对健康也有不同的影响。不注重道德修养的小人,有地位、有权势之后,会傲慢狂妄,飞扬跋扈;只要略有成绩,便会沾沾自喜,到处显摆,骄傲自大;看到好的东西,妄起贪念,就会产生荼毒身心的忧愁;得到了好的东西,唯恐失去,更会整天提心吊胆,增添种种无形烦恼。如此,则宠辱皆惊,患得患失,没有一点安详泰然之气象,必然有损自己的寿限。只有胸怀坦荡,不骄不躁的君子,面对任何客观环境,才能内心平和,坦然处之;气血条达,康寿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