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本草: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的根。
一、性味归经
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
二、功能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三、主治
1、主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虚、血滞、血寒诸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
2、西医诊为贫血属于心肝血虚者,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产后出血属血虚血滞者,肌肉深部脓疡属血虚者,习惯性便秘、老人或产后便秘等属血虚津枯者。
四、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敷膏。
五、禁忌
1、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
(2)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2、饮食禁忌:忌面食。
六、注意事项
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七、临床应用
1、治气血两虚:常配黄芪、人参补气生血,如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人参养荣汤(《温疫论》)。
2、治血虚萎黄、心悸失眠:常与熟地黄、白芍、川芎配伍,如四物汤(《和剂局方》)。
3、治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与补血调经药同用,如《和剂局方》四物汤。若兼气虚者,可配人参、黄芪;若兼气滞者,可配香附、延胡索;若兼血热者,可配黄芩、黄连,或牡丹皮、地骨皮;若血瘀经闭不通者,可配桃仁、红花;若血虚寒滞者,可配阿胶、艾叶等。
4、治血虚血瘀寒凝之腹痛:配桂枝、芍药、生姜等同用,如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当归建中汤(《千金方》)。
5、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与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6、治疮疡初起肿胀疼痛:与银花、赤芍、天花粉等解毒消痈药同用,以活血消肿止痛,如仙方活命饮(《妇人良方》)。
7、治痈疮成脓不溃或溃后不敛:与黄芪、人参、肉桂等同用,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8、治脱疽溃烂,阴血伤败:可与金银花、玄参、甘草同用,如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9、治风寒痹痛、肢体麻木:宜活血、散寒、止痛,常与羌活、防风、黄芪等同用,如蠲痹汤(《百一选方》)。
10、治血虚肠燥便秘:常与肉苁蓉、牛膝、升麻等同用,如济川煎(《景岳全书》)。
八、相关配伍
1、当归配白芍:当归长于养血柔肝,行血止痛;白芍善于养血柔肝,敛阴止痛。两药配伍,有养血理血的作用。适用于心血不足的心悸不宁;肝血不足的头晕耳鸣,筋脉挛急;血虚血瘀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
2、当归配肉苁蓉:当归长于养血补血,润燥滑肠;肉苁蓉善于补阳益阴,润肠通便。两药配伍,可增强温润通便的作用。适用于阴虚气弱便秘等。
3、当归配熟地黄:当归补血且能行血调经;熟地黄补血且能填精益髓。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血养阴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兼有阴虚诸证。
4、当归配荆芥:当归长于补血活血;荆芥善于散风止血。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血止血,散风活血的作用。适用于产后血虚,风动晕仆,不省人事之急救,或血虚生风,手足抽搐,肢体震颤,皮肤瘙痒等。
5、当归配赤芍:当归长于养血柔肝,行血止痛;赤芍善于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两药配伍,可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痢疾腹痛,便脓血,肝脾不和,腹中拘挛,绵绵作痛等。
6、当归配附子:当归长于养血柔肝,行血止痛;附子善于温肾壮阳,散寒止痛。两药配伍,可增强养血柔肝,温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脾土虚弱,不能统血,血去阴伤,阳气随之也伤的久治不愈及阳虚失血兼挟瘀血等。
7、当归配火麻仁: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火麻仁甘平油润,润肠通便。两药配伍,可增强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血虚肠燥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