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室简介
脑病科(神经内科)创建于1988年,是一个建立较早、且集中西医优势于一体的科室。由于专业成绩突出,于2002年被评为丹东市重点专科,于2007年被评为丹东市首届名科。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中医重点专科。科室专业技术力量强大,201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019年建立杨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丹东市第八批“112人才工程”十人层次人选一人,2019年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万人”层次人选一人。现有专业医护人员28人,其中医生9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主任中医师3人,副主任中医师3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主管护师8人,护师4人,已完成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科室现有床位78张,抢救床位8张,配备康复中心,有专业康复师及康复指导护师。脑病科是集中风病的急诊急救、中西医结合治疗、溶栓及常规治疗、针灸康复于一体的诊疗单元。
脑病科主要收治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中风先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眩晕(脑供血不足)、面瘫(面神经炎)、头痛、痴呆、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及周期性瘫痪、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症等神经内科疑难重症以及失眠、焦虑等疾病。
二、技术专长:
中医特色:脑病科在继承总结历代名老中医的学术诊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科辨证治疗中风病的心得总结,先后创制了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系列专业方剂:中风醒神合剂、中风复元合剂、阳闭汤、中风Ⅱ、Ⅲ、Ⅳ号方剂等。脑病科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特色。在广泛使用科室的院内制剂中风醒神合剂和中风复元合剂的基础上,对不适宜服用合剂的证型,采用中医辨证使用中草药,将吞咽障碍治疗仪、脑循环治疗仪、痉挛治疗仪、中医定向透药仪、艾灸治疗仪及空气压力治疗仪等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开展眼针,耳穴等特种针法。
脑病科中医特色治疗项目:
1.偏瘫饼选取相应的穴位贴敷中风病肢体瘫痪。
2.头痛膏穴位贴敷配合头针治疗头痛头晕。
3.安眠药贴敷在脐中能够明显改善睡眠,治疗不寐。
4.通腹药贴尤其对不方便服药的便秘患者方便有效。
5.化痰止咳药贴治疗卧床痰多咳嗽。
6.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7.中药泡洗技术治疗中风病的恢复期症状以及头晕、高血压等。
8.中药热熨敷技术治疗中风后关节屈伸不利,手足肿胀等。
9.中药涂搽技术治疗带状疱疹以及中风病后遗症,偏瘫肢体麻木无力及肿胀,发凉。
10.艾灸技术治疗中风病以及面瘫,颈椎病,胃脘痛。
11.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眩晕以及头痛,失眠等。
12.针灸,康复功能训练及穴位贴敷配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13.中医定向透药技术治疗中风病后肢体瘫痪,肢体肿痛。
14.穴位埋线治疗中风病肢体瘫痪,面瘫,尤其对腰腿痛及前列腺增生尿频,夜尿多效果显著。
15.督脉灸治疗慢性虚寒性疾病,如慢性肠胃炎、神经衰弱、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及亚健康人群属
阳虚体质者。
三、技术优势:
在常规开展中风病的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的同时,对适合条件病人开展急性溶栓治疗,多学科配合,生命体征监护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急危重病人开展急救治疗,其抢救成功率在90%以上。对脑血管病后导致的血管性痴呆运用针药并举方法治疗取得明显疗效。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运用眼针治疗亦取得明显疗效。运用解郁化痰法配合针灸方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亦取得明显效果。运用针灸,康复功能训练及穴位贴敷配合吞咽治疗仪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脑病科开展的中医特色治疗项目:耳穴压籽、穴位贴敷、艾灸、中药涂擦、拔罐、中药泡洗以及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技术,红外线治疗技术等。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瘫痪肿胀疼痛、头晕头痛、失眠、便秘等症疗效明显,广泛的应用于中风病患者。
医疗骨干
杨泽华,丹东市中医院脑病科专家,原丹东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兼脑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医疗系,大学本科学历,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2019年杨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丹东市首届名医,丹东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辽宁省高血压与中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研究方向:中医脑病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脑病科常见疾病(如中风病,头痛,眩晕,郁证,不寐,痴呆,颤证,痿病等)的中医辨证论治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对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疑难的神经系统病都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成功的救治了无数例危重患者,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上午。出诊地点:门诊二楼内科14诊室。
吕晓洲 丹东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曾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进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从丹东市名医杨泽华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负责人及学术继承人。2019年杨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负责人及学术经验传承人。丹东市第八批“112人才工程”十人层次人选。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委员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丹东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运用中西医结合,针药并举治疗慢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面神经炎、偏头痛、脑出血以及疑难的神经系统病。在脑病科常见疾病(如中风病,面瘫,头痛,眩晕,郁证,不寐,痴呆,颤证,痿病等)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出诊地点:周二、周四上午门诊二楼内科252诊室。周一、周三、周五住院部四楼脑病科。
刘丹华 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学位。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曾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进修。2019年杨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学术经验传承人。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络病委员会委员,龙江医派研究会理事。擅长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医脑病疾病,如:中风,头痛,眩晕,失眠等取得较好疗效。对神经内科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出诊地点:住院部四楼脑病科
吕艳敏 主任中医师,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2019年杨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学术经验传承人。曾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三院进修,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对于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能做到准确认证,对于本科系疑难病能够运用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进行诊治;擅长高血压、脑血管病的防治,同时对于常见、多发的内科疾病的治疗也很有心得。
出诊地点:住院部四楼脑病科
毕丽丽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曾先后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2019年杨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学术经验传承人。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善于治疗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性痴呆、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帕金森病、癫痫、痴呆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出诊地点:住院部四楼脑病科
蔡玉翠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杨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学术经验传承人。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对于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疾病治疗有心得。
出诊地点:住院部四楼脑病科
马洪梅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杨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学术经验传承人,2019年辽宁省百千万人才“万人”层次人选。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善于治疗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慢性脑缺血、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疾病。
出诊地点:住院部四楼脑病科
王作凤 主治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杨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学术经验传承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对于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疾病治疗有心得。
出诊地点:住院部四楼脑病科
郝继祥,住院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专业方向中医神经内科,师从辽宁省中医研究院脑病科主任焦富英教授,曾参与市科技局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课题。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脑梗死,眩晕、失眠等临床疾病。
出诊地点:住院部四楼脑病科
韩颜霞,住院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专业,师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远方教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眩晕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常见内科疾病。尤其对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性脑血管病颇有心得。
出诊地点:住院部四楼脑病科